從前的紙媒時代到現在的網媒時代- 我們啃下的兩口蘋果

1995年蘋果日報(Apple Daily)創刊 ,創辦人利用「每日一蘋果,冇人呃到我!」作為金句,以各種不同突破傳統紙媒手法 ,對香港報紙界造成一場又一場的震盪。 當年蘋果日報的本質還是一份紙媒,人們要付費買一份有紙有廣告的報刊,可以吸取的訊息和新聞還是局限在紙上,看得盡的圖片和數得盡的字數,而內容、新聞也由於有限的篇幅而極其局限。雖然對公眾提供與別不同的體驗,但所為的創新體驗還是只框在紙上的墨水中。

 

 

 

 

 

 

(圖片來源 : https://hk.appledaily.com/ , https://www.apple.com/)

到了廿一世紀的今天,另一個蘋果(Apple Inc.)及其同業帶來更大的革新,新世代及舊世代的人已熟習利用電腦及智能手機從不同的渠道汲取資訊,新聞和資訊在低下的成本下突破墨水和紙張的界限,以秒速及社群朋友網絡無間斷散播出去。 這使傳統紙媒也陸陸續續登陸互聯網。

經歷了量變(資訊的載量)和質變(傳遞資訊的方式,時限性及讀者汲取訊息習慣改變)衝擊的傳媒行業,它們正各自尋找適合自身的位置以面對生死存亡的時刻,如傳媒在社交媒體做實時直播新聞,又或用不同的收費模式在網絡上營運。而另一方面,一般收眾在生活上也正正經歷前所未有的改變。

看新聞的時,質和量-由我們尋找資訊到資訊灌注我們

以往無論是在電視,收音機及報刊吸收的資訊,我們或會有一個時序,或許是朝早閱讀報章,或許是聽電台,電視每個整點的新聞報告,也許林林種種加加埋埋都可能是兩三個小時的事,而且大多數也是一些已綜合,或已取材的報道。

隨著科技的發展,新廣播公司成立的24小時新聞頻道,更多的財經、體育等不同新聞類別的資訊,資訊範圍開始變得廣泛,興起的新聞業界由新聞和資訊把關,一般大眾也因為有高質素的業界而放心瀏覽各種報導同訊息,新聞做假對於香港當年來說有如天荒夜譚。而即使新聞報導失實,一般市民還是會對相關媒體有信心,相信他們和業界們會相互審視,而相關媒體最後會懂得澄清和自我反省。

資訊的變化一日千里,世界並沒有太多給我們停頓反思再教育的時間,互聯網、手機、社交媒體,即時傳播工具快速普及,我們現在接觸的是一個無間斷、包羅萬有、實時實境的資訊世代,無論人們在有意或無意下,也成為這個資訊大平台下的收眾和傳遞者和貢獻者,彈指之間,一個訊息就可以傳到幾十萬人腦海中,而人們也變成習慣不份昼夜地追踪資訊,這裡充滿著大時代的商機,同時也因人們在過往世代未經歷體驗過的資訊洪流下,有很多的機遇,更多的陷阱(如大家無意識地散播不實資訊) 需要我們去發掘、重視、適應和解決。

(圖片來源: https://www.primefocustechnologies.com/blog/technology-trends-for-media-entertainment-enterprises-to-watch-in-2019/)

當氾濫資訊衝擊我們的腦袋 -腦袋在適應的過程中可能產生出不同的問題 

人腦的構造有別於電腦,我們頭腦每日要處理資訊在質和量上有一定的限制,和舊世代相比,我們吸收的新聞和資訊質量,我們的腦袋會自我調整去面對新世代的資訊挑戰

根據<<快思慢想>>一書分析:「快思」可以在短期內做出反應,佔先機,弱點就是會忽略掉在背後的細節,當中的細節可能是不重要的,也可能會是精心設計的陷阱;而「慢想」就是每件事情都要有合理的因果關係,弱點就是需要足夠的資訊或時間才能有效應和梳理問題

(圖片來源 : https://www.economist.com/1843/2020/04/29/can-we-escape-from-information-overload)

面對海量,實時的資訊中夾雜可口但失實的訊息,坊間有很多字詞形容資訊和網絡上的挑戰,如資訊污染資訊超載資訊恐懼,最近有被世衛提及的infodemic,以及各種衍生出來的問題如上網成癮 無手機焦慮,當中我們還未觸及各社交巨鯨如何機關算盡,透過大數據,研究分析或人性化產品令你留戀其商品。 

而其中,當某些利益只取決於大眾投放目光的時間留言數目分享數目,而對資訊的可信性,準確性不屑一顧的時候,使我們生活中把「快思」的弱點暴露於資訊氾濫,把「慢想」功能關閉的一個大缺口,也是我們有可能將失實訊息傳出去的理由,如何面對資訊洪流下的困境,人們要怎樣才能在接收海量即時訊息,還要對訊息的真偽(還可能是很合口味立場很想分享的失實訊息),質素作出判斷 ? 有沒有科技或者方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我們下一回再談

書名:快思慢想(新版),原文名稱:Thinking,Fast and Slow,語言:繁體中文,ISBN:9789863200611 原文作者: Daniel Kahn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