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流傳一個題為「假新聞都用以下這些字」的字表 ,意在提醒用戶看到這些用字便需要小心提防文章為假新聞。到底這個表是不是真的有用呢?如果真的話,那豈不是可以直接利用這個字表,找出哪些文章包括這些字句,那就能直接解決假新聞了。讀者當然知道,假新聞沒有這麼容易對付。首先,這篇文章列出了四十六個假新聞常用字,按道理肯定應該是假新聞了。即使不考慮這個問題,這個字表還是有其不足之處。單看字表,似乎可以說:凡是有這些字句的,都很有可能是(假如不是「肯定是」)假消息:

就在剛剛 / 央視曝光 / 震驚國人 / 驚天秘密 / 瘋狂轉發 / 刪前速看 / 千萬別吃 / 還敢喝嗎 / 癌症前兆 / 趕快扔了 / 太可怕了 / 大事不好 / 能害死你 / 多活十年 / 治病防癌 / 毒素最多 / 神奇功效 / 驚悚一幕 / 價值千萬 / 絕密隱私 / 差點喪命 / 看後崩潰 / 身份曝光 / 北京震怒 / 震驚 13億人 / 高層揭秘 / 強硬反擊 / 全民炸鍋 / 攤大麻煩 / 國人哽咽 / 西方膽寒 / 美國慌了 / 安倍慌了 / 美國沈默 / 幕後黑手 / 北京發飆 / 世界嘩然 / 果斷出手 / 突然翻臉 / 西方崩潰 / 美國崩潰 / 最後警告 / 噩夢來臨 / 世界沸騰 / 國人不忍了 / 中國出手了

倒過來說,是不是「凡是假消息,都必然會有這些字句」呢?這個明顯不正確。下圖顯示這段關於藝人譚詠麟投資比特幣的假消息,已由當事人親身證實為假消息。譚詠麟既沒有投資這個比特幣計劃,也沒有接受ViuTV 的訪問(見明報 2019年12月27日報導)。

左:代表譚詠麟公司發出澄清聲明    右:消息訛稱譚詠麟投資比特幣獲利

(圖片來源 : U Lifestyle 連結)

這段消息並沒有包括上表這些用字,那這個字表豈不是沒有用?未必。這個常用字表顯示的只是表象,假如我們把這些詞句稍作分類,便會看出這些用語有跡可尋。它們可以粗略分成幾類: 

類別 假新聞用語
健康醫療 癌症前兆 / 多活十年 / 治病防癌 / 毒素最多 / 神奇功效 / 千萬別吃 / 還敢喝嗎 / 能害死你 
逼切性、嚴重性 就在剛剛 / 趕快扔了 / 太可怕了 / 大事不好 / 驚悚一幕 / 價值千萬 
揭密爆料 絕密隱私 / 差點喪命 / 看後崩潰 / 身份曝光 / 全民炸鍋 / 攤大麻煩 / 央視曝光 / 震驚國人 / 驚天秘密 / 瘋狂轉發 / 刪前速看 
中國 北京震怒 / 震驚 13億人 / 高層揭秘 / 強硬反擊 / 國人哽咽 / 果斷出手 / 突然翻臉 /  國人不忍了 / 中國出手了 / 北京發飆 /  
國際關係 西方膽寒 / 美國慌了 / 安倍慌了 / 美國沈默 / 幕後黑手 / 世界嘩然 / 西方崩潰 / 美國崩潰 / 最後警告 / 噩夢來臨 / 世界沸騰

 

當我們對比真假新聞,會發現這些用語出現時,文章往往便是來自內容農場或未經證實的消息。而且,即使用字與上表不是完全相同,讀者還是可以從上述類別找到蛛絲馬跡。這些類別之間當然不是互相排斥。如果我們在一篇文章找到「太可怕了」,固然代表文章採用誇張手法,企圖以消息嚴重性來讓讀者「寧可信其有」,但同一篇文章也可以是關於健康醫療,所以上表只是一個粗略的分類。同時,這些類別也未能共同窮盡所有假新聞常常用到的字句,就如上述「譚詠麟」+「比特幣」的假新聞。然而,關鍵在於新聞讀者能舉一反三,看出這些消息的慣常手法,而不僅是個別字眼。另外,這個「譚詠麟」+「比特幣」的假消息套路,更可以擴展成「名人」 +「比特幣」的套路。讀者稍作搜尋,即可發現同樣文章已有多個極為相近的版本,「報導」過多位名人投資比特幣的故事。其中情節類近,都有提到名人在電視節目受訪,大爆自己如何在比特幣投資快速獲利,其後銀行嘗試阻止名人爆料,更言之鑿鑿指「銀行已經打電話嚟叫停止個訪問 — 但其實已經太遲」。 

外國已有不少研究針對假新聞的語言特點。語言特點並不限於特定用字,更包括句法、行文習慣等特點。學者普遍認同語言特點有助分辨假消息。加拿大 Simon Fraser University 的學者 Tabaoda 及 Asr 在這個方向貢獻不少。她們發現假新聞更多採用「過份情緒化」的語言。然而,她們的研究只針對英文。雖然從上面的例子看來,中文假新聞都有類似傾向,但到底「 情緒化語言」在中文怎樣表達出來,還是有待實證研究。同時,參考語言特點並不表示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其他傳統方法來發現假消息,例如專業查核、判斷消息來源、用戶舉報等。至於怎樣同時運用這些方法,或是怎樣以中文用語辨別假新聞,都是值得探討的題目,希望日後能夠繼續詳談。

 

延伸閱讀: 

Keywords : 假新聞